2013年5月16日,由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体系栽培与设施研究室、成都综合试验站,四川食用菌创新团队,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四川省什邡市农业局联合承办的毛木耳精准化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与研讨会在四川省什邡市召开,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科院及什邡市的相关领导出席观摩研讨会并讲话,来自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河南、江苏、湖北等省市的体系专家、四川省创新团队成员及四川食用基地县主产县代表120余人齐聚什邡。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毛木耳和药用菌栽培岗位专家郑林用研究员引领导观摩队伍参观了毛木耳的品种比较、栽培技术集成、病虫害防控等系列试验与示范的物化现场,展示了在川国省食用菌专家共同迈出的食用菌精准化栽培的坚实步履:遵偱毛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的新型优质高产基质筛选,对温、光、气、湿、酸碱度等营养生长条件进行了的精准化研究,试验示范了微喷灌节能降耗轻简化出菇管理及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措施,摒除了毛木耳栽培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又一项技术“瓶颈”。参观者对开张度可调节的顶棚,整洁的层架,明晰的标识标牌,层叠肥硕的耳片,特别是有毛木耳癌症之称的“油疤病”的有效控制大加赞赏、啧啧称道。
观摩之后,与会者在什邡市长江宾馆举行了研讨会,体系功能室主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谭琦研究员主持会议,体系岗位科学家郑林用、王波、边银丙和四川省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彭卫红分别作了毛木耳精准化栽培技术、新品种选育、食用菌病害防控重点与策略及油疤病综合防控等专题报告,漳州站、郑州站、成都站站长分别介绍了各地毛木耳的栽培技术与模式;什邡农户代表张文平现身佐证了毛木耳精准化栽培技术给他及示范户带来的科技兴农振憾;毛木耳主产县什邡、中江和金堂的代表介绍了各地在产业体系和省创新团队共同推进的毛木耳精准化栽培技术实施后的产业升级和效益提升。最后,功能室主任谭琦研究员对此次观摩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和研究多年的农业大作物的精准化栽培可以定位到第几片叶相比,食用菌精准化研究还显得稚嫩,但这标志着我们向精准化进发迈出了艰实的第一步。(四川省食用菌创新团队 熊鹰 唐利民 唐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