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黑木耳也称木耳、光木耳、云耳。分类上属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此属中约有十多种,如黑木耳、毛木耳、皱木耳、毡盖木耳、角质木耳、盾形木耳等。这几种木耳唯有黑木耳质地肥嫩,味道鲜美,有山珍之称。
黑木耳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被劳动人民所认识和利用,远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了记载,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着用木耳加工木耳菹的方法。唐朝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也记载着当时生产木耳所用的树种和方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着:"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气味>甘平……〔主 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段觳治痔……崩中漏下,血痢下血"。可见我国古代除将木耳列为佳肴外,并对黑木耳的药用也有了相当的研究。
经现代科学化验分析,每100克鲜黑木耳中,含水11克,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纤维 素7克,灰分5.8克(在灰分中,包括钙质375毫克,磷质201毫克,铁质180毫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甲种维生素原(胡萝卜素)0.031毫克,乙种维生素0.7 毫克(其中B10.15毫克,B20.55毫克),丙种维生素217毫克,丁种维生素原(安角固醇)及肝糖等。因此,黑木耳的营养比较丰富,滋味鲜美。
黑木耳的药物作用:适于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产后虚弱及手足抽筋麻木等症,同时,由于黑木耳是胶质菌类,子实体内含有丰富的胶质,对于人类的消化系统具有良好的清滑作用。可以清除肠胃中积败食物和难消化的含纤维性食物,同时黑木耳中的有效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起清肺和润肺作用,因而它也是轻纺工人和矿山工人的保健食品之一。近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经常食用黑木耳可以降低人体血液的平常凝块,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黑木耳是我县的特色产品和拳头出口商品,远销海内外,在东南亚各国享有很高声誉,近几年来,已进入欧美市场,换汇价值较高。
二、采收与加工
黑木耳成熟的标准是耳片充分展开,开始收边、耳基变细,颜色由黑变褐时,即可采摘。
要求勤采,细拣;春耳和秋耳要拣大留小,让小耳长大后再拣,伏耳要大小一齐拣,因为伏天温度高,虫害多,细菌繁殖快,会使成熟的耳子被虫吃掉或烂掉。拣耳时间,最好在雨后天晴耳子收边时,或早晨趁露水没干耳子潮软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靠菌棒(袋)削平。采回后应及时剔除杂物,薄摊晒干或烘干。如晒干,就将剔出杂物后的纯耳薄摊在晒席上,趁烈日一次晒干,晒时不宜多翻,以免造成拳耳。如遇连阴雨天,首先应采取抢收抢采的办法,把采回的湿耳子薄摊到干凉席上,置于通风处,待天晴后再搬出去晒干。如果抢收不过来时,可用塑料薄膜把耳架罩住,不使已长成的木耳再继续淋雨吃水,造成流棒损失。如采取烘干的办法,则烘烤温度不要超过50℃,温度太高,木耳会粘合成块,影响质量,木耳干后,及时包装贮藏,防止霉变或虫蛀。
采收后的菌袋,停止直接喷水四五天,让菌丝积累营养,经过10天左右,第二茬耳芽就可形成。